欢迎访问 DELKOR电池-中国 网站!
15820032279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处置方法及相关政策
详细内容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处置方法及相关政策

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处置方法及相关政策

近年来,汽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储能等领域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持续扩大,我国铅酸蓄电池报废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但目前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不规范,回收渠道较为混乱,非法或非正规企业众多,违法经营现象严重,产生的环境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目前制约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法规不健全影响了行业规范化发展。尽管我国已出台不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相互不配套并缺少回收技术规范,直接影响了正规企业的回收处置行为。

(1)我国现行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的法律、法规强化生产和再生两端的管理,却缺乏对中间回收环节参与主体和消费者规范处置废铅酸蓄电池行为的约束。

(2)我国对回收处理废铅酸蓄电池的财政税收扶持和补贴力度有限,加上考虑电池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对电池生产企业征收4%的消费税,大大加重了企业成本。

为防止一些再生铅企业通过非正规途径或手段获取退税优惠,扰乱行业秩序,将再生铅企业即征即退50%的税收扶持政策下调为30%,但这一调整使得原本在环保和管理上投入成本较高的正规再生铅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正规企业步履维艰,却活跃了无任何环保措施及税收的非法企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3)废铅酸蓄电池跨省市转移报批申请手续繁琐且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废铅酸蓄电池转移联单备案制度,导致收集的废铅酸蓄电池转移成本大、用时长。

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强致使不少非法企业入市

(1)对蓄电池零售商、汽车维修和4S店等网点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大多是通过协商执法来告诫不允许其将非铅酸蓄电池随意卖给无回收资质的单位和个体商贩,从而难以有效杜绝违法回收行为。

(2)个体私营商贩、大回收商等违法回收处置废铅酸粗电池的处罚力度不够,难以从根本上打击整条灰色回收产业链上最活跃的主体。

(3)缺乏对铅酸电池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监管措施,对不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企业没有严格惩罚措施,生产者主体责任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环节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废旧蓄电池回收,既是一个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也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的课题。随着新经济、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老问题得到化解,但一些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比方说共享经济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城市管理难题,再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给个人隐私保护带来隐患,应对这些挑战,无不考验治理者的智慧。治理需要不断升级,跟上快速发展的脚步。不断优化管理方式,补齐制度短板,下足“绣花”的功夫,我们才能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行稳致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这启示我们,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是做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工作的治本之策。从政府到行业,从企业到用户,切实履行责任,汇聚市场主体最大合力,才能不断攻克发展难题。

Calcium_54434_A1.png

导航

联系我们

电话:15820032279

邮箱:3620278370@qq.com

传真:

地址:青岛

seo seo